找到相关内容999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弥勒信仰与“希望佛学”

    ldquo;希望佛学”的一个前提。总之,还得请读者诸君稍安勿躁。   《法华经·化城喻品》中有这么一段经文:   世间无有二而得灭度。唯一得灭度耳。比丘当知。如来方便...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。即灭化城。语众人言。汝等去来。宝处在近。向者大城。我所化。作为止息耳。诸比丘。如来亦复如是。今为汝等作大导师。知诸生死烦恼恶道。险难长远。应去应度。若众生但闻一者。则不...

    陈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2366406.html
  • 法华经的成立与背景

    品〉的前半,作了总授记的宣说。此乃法华经开示人的普遍性、平等性,即二可以作的意图。   除此之外,在〈提婆达多品〉有恶人提婆的授记;〈劝持品〉有憍昙弥(大爱道比丘尼)及耶输陀罗的简单授记宣说。此恶人授记、女人成佛,在整个大乘经典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。   (三) 一思想   初期大乘经典中,《维摩经》等是从大乘的立场,救济被贬称为“败种永灭”的二,即在家和出家相互对立而成立经典。...

    永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2957963.html
  • 试析真禅法师对太虚大师佛教革新路向的践行

    提出了“人生佛教”的理论;这一理论的提出过程就是他探索佛教现代路向的过程。  当然,这一理论在之前已经萌芽,诸如《佛教人正法论》、《近代人生观的评判》、《行为主义之》、《真佛教徒——即真即俗的...,认为:“佛教的唯一大事,只是从人的生活渐渐增进以发达人生至其究竟,即是由人直接的一条大乘路,而小乘等皆是歧路。”此即人生佛学之发轫。  到1928年4月,在《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》里,...

    李虎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4967865.html
  • 论圆教思想的现代契机

    法华经》卷四说:“开方便门,示真实相。”5 据此,方便门是指《法华经》之前所说的三教法,真实相则是指《法华经》中所说的一妙法。   关于“一”的...法门,其实为一。”10这里提到的一思想,即是我们讨论的圆教思想。   《法华经》一再的强调声闻、缘觉、菩萨等三教法只是一时的权巧方便而已,唯有一才是最为究竟真实的教法,此即&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0641660.html
  • 大乘佛教的缘起论

    。《大智度论》在空慧的角度也指出了二的区别:“欲辩二义故及声闻,声闻狭小,广大。声闻自利自为,益一切。复次,声闻多说众生空,说众生空法空。”[4] ...也就是说大乘是新有的,始于龙树。其实,对(在因位指菩萨)的认识在部派佛教时期就有了,不同派别已开始争论与二的异同。[7]   对于佛陀的出世,证悟都不离缘起,如前文所述,可能没异议,那么,佛陀成...

    孟领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1241597.html
  • 惟贤法师:净土教的圆融、顿悟及其影响

    圆顿之义:   (一)圆   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云“是心是, 是心作”,即指我心本具佛性,念佛修行,即能作;印度龙树大士《心赞》云“诸佛出生处,堕地狱未...以我因地之心,熏受果地之觉,“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”,使我消除秽暗,由始觉恢复本觉,进入佛道。故一句佛号,与佛心相应,念念相续,坚持不懈,圆证不退,即为无上。   (二)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3468759.html
  • “立正佼成会开祖庭野日敬的和平思想与法华经观”

    思想的观点来看,庭野师可说是一位信奉一,实践常不軽菩萨之道的法华经行者。透过法华经的三个概念,可以更明确的理解庭野师的宗教协力所开展的和平活动。这三个概念就是法华经行者、一教法、以及常不軽菩萨的...自身的排他的特性,并相互协力走向目的地。  3.1 法华经一乗的意义  首先来叙述庭野师对法华三部经里一的理解。一就是抵达佛陀开悟境地的载运工具的意思。  在《妙法莲华经》方便品第二里:“如来但以...

    筱崎友伸 博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25270143.html
  • 蕅益大师四十八愿文

    足,一切危难皆解脱,无量恐怖悉捐除,无病延年,发菩提意,若临命终,即生净土!   二十五愿者:愿以大悲光明,照触有形无形,有想无想,及诸魔外,令其身心舍诸邪见,通达!   二十六愿者:愿以大悲光明,照触人天,令其不迷欲乐,及欣厌定,各各勤求无上菩提!   二十七愿者:愿以大悲光明,照诸声闻,缘觉;令其舍无为证,速趋!   二十八愿者:愿以大悲音声,开示一切众生,令诸众生,决定明悟,...

    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

    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112604879.html
  •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

    教育摄心的生活。因此中的广义教育,包括教化或文化,与经济及政治对立为人生三要素。由教化中最高教化即通到,即为人的,或即人成佛的人。换言之,即从人生的进化,走上大乘菩提行果也。   三 ...是余前两旬的述怀,玆且引为本文发端。佛法之原则在于契理契机,理是诸佛诸圣、满证分证诸法性相之理实,机是众众趣、已修未修众生行果之机宜;不契理则失实而本丧,不契机则失宜而化滞,无佛法亦无僧及信徒矣。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2845656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的基本架构

    》主要讲述的是一思想,也即一切众生,无论三,最终皆归于一,无有余。由之而来佛陀对一之法的功德赞叹在经文中随处可见,读诵者往往只看到对一和法华功德的赞叹,却没有注意到一思想均...节节,唱生唱灭,以至于今成佛度生,皆是从本垂迹,故名迹门。“迹”是佛陀垂迹化用,佛陀应化人间必然有教化众生之大用,即为实施权,开权显实,废权立实。如来说三是为了一,三人最后都要归入一。这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0654984.html